白血病的症状儿童

儿童白血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儿童患者症状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家长需密切关注异常体征。
儿童白血病发热多为不规则低热或持续高热,与正常感染性发热不同,常规退热药效果不佳。发热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发热伴随症状,如面色苍白、皮肤瘀斑等。临床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对症处理,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心悸。白血病患儿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出现拒食、嗜睡等异常。医生可能建议补充富马酸亚铁颗粒、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同时需治疗原发病。
常见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这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家长发现孩子轻微碰撞后出现大片瘀斑需警惕。临床可能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
多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这是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系统的表现。家长触摸到孩子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且持续增大时需就医。医生可能进行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约三分之一患儿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常见于四肢长骨和脊柱,夜间疼痛明显。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和关节腔是主要原因。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因疼痛出现行走困难或拒抱。临床可能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洛索洛芬钠贴剂等缓解疼痛。
儿童白血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家长需定期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避免接触苯等化学物质,保证营养均衡。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出血、骨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到儿科或血液科就诊,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