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不连怎么办

跟骨骨不连可通过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跟骨骨不连通常由骨折复位不良、局部血供不足、感染、过早负重、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早期或症状较轻者。需严格制动6-8周,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过早负重。可配合口服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改善骨代谢,同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骨折稳定后可进行超声波、冲击波等物理治疗,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和成骨细胞活性。体外冲击波治疗需间隔5-7天重复进行,每次治疗前需评估皮肤状况。治疗期间仍须避免患肢承重,可配合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
存在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或塞来昔布胶囊。骨形成不足者可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液,但需警惕异位骨化风险。
对于缺损较大的骨不连,需行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术中需彻底清除纤维组织,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确保稳定性。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预防感染,6周内禁止完全负重。
严重骨缺损可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通过外固定架逐步牵拉促进新骨形成。治疗周期通常需3-6个月,每日需自行调整外架1毫米。期间可能出现针道渗液,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康复期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鸡蛋1-2个及适量瘦肉。术后12周内避免跳跃、奔跑等剧烈运动,可进行踝泵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压,定期复查骨代谢指标。若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查CT评估骨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