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脓疱疹治疗方法

小儿脓疱疹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外用抗生素软膏、口服抗生素、局部湿敷、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小儿脓疱疹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脓疱、红斑、瘙痒等症状。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轻轻拍干皮肤,防止摩擦导致脓疱破裂。对于未破溃的脓疱,可涂抹碘伏溶液消毒。家长需注意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挠引发感染扩散。衣物应选用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消毒。
莫匹罗星软膏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适用于局部轻度感染。夫西地酸乳膏对链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每日薄涂于患处2次。使用前需清洁创面,涂抹后覆盖无菌纱布。若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皮肤过敏,家长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中重度感染,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可覆盖常见致病菌,疗程通常5-7天。家长发现患儿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复诊。用药期间需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对渗出明显的创面可用0.9%氯化钠溶液冷湿敷,每次10分钟每日3次。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湿敷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需严格控制在1:5000。湿敷后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家长操作前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需单独使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定期煮沸消毒。接触患处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幼儿园等集体环境患儿应隔离至痂皮脱落。增强免疫力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接触者出现类似症状需同步筛查。
患儿饮食应提供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创面修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室温维持在24-26℃。恢复期可进行适量户外活动,但需避免日晒和剧烈出汗。定期复查至皮损完全消退,若出现发热或脓疱扩散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