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恶性脑肿瘤积水

儿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0次浏览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

儿童恶性脑肿瘤积水通常由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胶质瘤等颅内恶性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可能伴随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等手术解除梗阻,并联合放化疗控制肿瘤进展。建议尽早就诊儿童神经外科或肿瘤专科,避免延误病情。

1、髓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蚓部,肿瘤生长可压迫第四脑室导致脑积水。患儿常见晨起喷射性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头颅增强磁共振,治疗采用手术全切联合全脑全脊髓放疗,化疗方案可选用顺铂注射液、依托泊苷注射液等药物。术后需定期复查脑脊液细胞学。

2、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多起源于脑室系统,肿瘤阻塞孟氏孔或中脑导水管时引发梗阻性脑积水。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头围增大、嗜睡等。MRI可见脑室系统扩张伴强化病灶,标准治疗为手术切除后辅助放疗,必要时使用注射用甲氨蝶呤等药物化疗。需监测颅内压变化。

3、高级别胶质瘤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等高级别肿瘤浸润生长可破坏脑脊液循环结构。患儿可能出现复视、眼球震颤等颅神经症状。病理活检确诊后需采用替莫唑胺胶囊等烷化剂化疗,配合局部放疗。脑积水急性发作时可临时行侧脑室穿刺引流。

4、转移性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等颅外恶性肿瘤转移至脑膜时,可能通过脑脊液播散阻塞蛛网膜颗粒吸收功能。腰穿可见肿瘤细胞,治疗原发病同时需鞘内注射注射用阿糖胞苷,严重积水者需脑室腹腔分流。

5、治疗并发症

肿瘤相关脑积水治疗后可能继发感染、分流管堵塞等并发症。表现为发热、头痛加重,需及时行分流管造影检查。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可降低感染风险,分流管功能障碍时需手术调整或更换。

患儿日常需保持头部引流管区域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分流管移位。饮食应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等促进术后恢复。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和影像学随访,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进食情况,出现嗜睡或频繁呕吐应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平衡训练等针对性功能锻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