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里面长了个疙瘩

关键词: #疙瘩
关键词: #疙瘩
耳廓里面长了个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毛囊炎、瘢痕疙瘩、表皮样囊肿或耳廓假性囊肿等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
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触诊质地较软,表面光滑,可能伴随局部红肿疼痛。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必要时需手术切除。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挤压刺激。
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可有压痛。可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严重者口服头孢呋辛酯片。需避免抓挠,注意耳部卫生,减少耳机使用时间。
瘢痕疙瘩常见于瘢痕体质者,疙瘩质地坚硬呈增生性生长。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增生,或采用冷冻治疗。预防需避免耳部外伤、打耳洞等刺激,瘢痕体质者尤需谨慎。
表皮样囊肿为表皮细胞植入真皮形成的囊性肿物,内容物呈豆腐渣样。较小囊肿可观察,增大或感染时需手术完整切除。切忌自行刺破,以免导致感染或复发。
耳廓假性囊肿表现为无痛性囊性隆起,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治疗可采用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或囊腔内注射硬化剂如平阳霉素。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防止复发。
日常需保持耳廓干燥清洁,避免频繁触摸或挤压疙瘩。洗头洗澡时注意保护患处,防止污水进入。若疙瘩短期内增大、破溃渗液或伴随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耳部结构精细,不建议自行用药或处理,需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