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觉嘴巴吐唾沫

新生儿睡觉时嘴巴吐唾沫多数是正常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有关。唾液分泌旺盛、吞咽功能未完善是常见原因,若伴随呛咳或呼吸异常需就医排查。
新生儿唾液腺在出生后逐渐发育,3月龄前常因吞咽协调性不足出现吐唾沫现象。仰卧位时唾液易积聚在口腔,睡眠中无意识吞咽动作减少,可能导致唾液外流。部分婴儿长牙期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牙齿尚未萌出刺激牙龈,也会表现为频繁吐泡泡。生理性吐唾沫通常为少量清亮泡沫,不影响进食和睡眠,清醒活动时症状减轻。
病理性吐唾沫多伴随其他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黏液性泡沫伴鼻塞、发热,胃食管反流可吐出带奶渍的泡沫并伴有哭闹拒食。先天性食管闭锁等畸形疾病早期也会表现吐沫症状,但多合并喂养困难及呛咳。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时,可能出现频繁吐沫伴呼吸暂停或肤色发绀,需紧急医疗支持。
家长发现新生儿吐唾沫应观察是否伴随异常体征,睡眠时可将头部垫高15度减少反流。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过高刺激唾液分泌,喂养后竖抱拍嗝20分钟。若吐沫呈黄色或带血丝、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锁骨上窝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须立即就诊儿科或新生儿科。日常注意清洁口周皮肤预防口水疹,选用纯棉透气围嘴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