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牙列缺损

牙列缺损是指因龋病、牙周病、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上颌或下颌牙齿部分或全部缺失的状态。牙列缺损可能由龋齿、牙周炎、颌骨外伤、先天性缺牙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种植牙修复、正畸治疗、牙槽骨修整等方式改善。
龋齿是牙列缺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形成龋洞,严重时导致牙齿折断或拔除。龋齿引起的牙列缺损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咀嚼功能下降,可能伴随牙龈红肿。治疗需清除腐质后采用复合树脂充填,严重缺损需嵌体修复或全冠修复,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后修复缺牙。
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牙齿移位等症状。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重度病例需牙周翻瓣手术,松动牙需夹板固定,已脱落牙齿需通过义齿或种植牙恢复功能。
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牙齿折断或完全脱位。急性期表现为牙齿疼痛、松动、移位或缺失,可能伴有颌骨骨折。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牙齿再植术、牙弓夹板固定,无法保留的牙齿拔除后需等待骨愈合再进行种植或修复体修复。
胚胎发育异常可导致部分牙胚缺失,常见于第三磨牙、侧切牙等。表现为乳牙脱落后无恒牙萌出,可能影响咬合关系和面部发育。治疗需根据缺牙数量选择间隙保持器、正畸治疗或成年后种植修复,多颗牙缺失需联合修复与正畸方案。
长期咀嚼硬物、夜磨牙症等会导致牙齿过度磨耗,严重时牙冠缺损至龈下无法修复。患者可能出现冷热刺激痛、垂直距离降低等症状。治疗需佩戴咬合垫防止进一步磨损,轻度缺损可用全瓷贴面修复,重度缺损需冠延长术后行全冠修复或拔除后义齿修复。
牙列缺损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避免用缺牙侧咀嚼硬物,缺失牙超过3个月需及时修复防止邻牙倾斜。均衡摄入钙质和维生素D,戒烟限酒以促进口腔组织健康。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异常应及时就诊,修复后需定期复查调整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