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从几个月开始

妊娠高血压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多见于妊娠晚期(28周后)。妊娠高血压可能与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遗传因素、肥胖或慢性高血压病史有关,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时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孕妇在妊娠20-24周即可出现血压异常,但多数病例在妊娠28周后逐渐显现。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流需求增大,血管适应性不足的孕妇更易发生血压升高。典型症状包括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部分患者伴随头晕、视物模糊或上腹疼痛。血压监测发现异常时需完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胎儿超声检查。
少数孕妇可能在妊娠34周后突发严重高血压,甚至发展为子痫前期。这种情况常伴随尿蛋白显著增加、血小板减少或肝功能异常,可能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障碍或呼吸困难。子痫前期属于产科急症,需立即住院进行降压解痉治疗,必要时需提前分娩以保障母婴安全。
妊娠期应定期监测血压,每日摄入钠盐不超过5克,保证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活动,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确诊妊娠高血压后需每周进行产检,严格遵医嘱使用甲基多巴片或拉贝洛尔片等降压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