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食管静脉瘤是啥意思

胃镜食管静脉瘤是指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的食管静脉异常扩张病变,属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可能由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等因素引起。
食管静脉瘤的形成主要与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有关。当肝脏出现硬化或门静脉血流受阻时,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血液会通过侧支循环分流至食管下端静脉丛,导致该处静脉血管迂曲扩张。这种代偿性改变可能引发血管壁变薄,严重时会发生破裂出血。
早期食管静脉瘤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吞咽不适或胸骨后异物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生呕血或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急性大出血时可能伴随心悸、冷汗等休克症状。胃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下呈现蓝色蛇形隆起,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型、串珠型和瘤状型。
胃镜检查是确诊食管静脉瘤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病变范围、形态及出血风险。增强CT或MRI可评估门静脉系统解剖变异和侧支循环情况。实验室检查需关注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必要时进行肝硬度检测评估肝硬化程度。
对于未出血的小静脉瘤可定期随访,建议使用普萘洛尔片等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急性出血期需紧急内镜下治疗,包括组织胶注射用医用胶、聚桂醇注射液等硬化剂治疗,或实施食管静脉套扎术。顽固性出血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患者应避免进食坚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腹压增高。严格戒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静脉瘤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确诊食管静脉瘤后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根据肝功能分级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营养方面建议采用高热量、适量蛋白的软食,分次少量进食,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