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腹腔脓肿及其治疗原则有哪些方法

腹腔脓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穿刺引流、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营养支持和中医调理。腹腔脓肿通常由腹腔感染、术后并发症、外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发热、腹痛、白细胞升高等症状。
对于局限性的腹腔脓肿,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该方法创伤小,适用于脓肿体积较小且位置明确的患者。引流后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确保脓液完全排出。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无菌,避免继发感染。穿刺引流后可能需留置引流管数日。
抗生素是腹腔脓肿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甲硝唑注射液。使用前需进行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治疗周期通常持续2-4周,严重感染需延长疗程。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对于多发脓肿、脓毒血症或穿刺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剖腹探查和脓肿清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后者恢复较快。术中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冲洗腹腔,必要时放置多根引流管。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和生命体征监测。
腹腔脓肿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根据病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早期可选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随病情改善过渡至整蛋白型。严重感染患者需补充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营养支持需配合监测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逐步达到目标热量。
中医将腹腔脓肿归为"肠痈"范畴,急性期可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慢性期选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外治法包括金黄散外敷和中药灌肠。治疗需辨证施治,配合西医手段。中药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但不可替代抗感染治疗。
腹腔脓肿患者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炎症指标和影像学,直至脓肿完全吸收。出现腹痛加剧、高热不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