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轴检查是怎么检查的

眼轴检查主要通过光学测量仪器完成,常用方法包括A型超声、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及部分验光设备。该检查用于评估眼球前后径长度,对近视防控、白内障术前规划等有重要价值。
眼轴检查的核心流程分为仪器校准、患者定位和数据采集三部分。检查前需移除隐形眼镜,检查时患者下颌固定于仪器托架,注视内置视标保持眼球静止。A型超声检查需在角膜表面滴麻醉眼药水后轻触探头,通过声波反射时间计算眼轴长度,测量误差在0.1毫米内。光学相干生物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激光扫描,可同步获取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参数,儿童配合度要求较高。部分综合验光仪通过动态瞳孔追踪技术实现快速测量,但精度略低于前两种方法。所有检查均需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单次检查耗时1-3分钟。
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或眼部异物感,无须特殊处理。高度近视、角膜病变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建议18岁以下青少年每6个月复查眼轴变化,成人每1-2年检查。日常需控制连续用眼时间,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避免在暗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若检查发现眼轴年增长超过0.3毫米或成人眼轴超过26毫米,应及时到眼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