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瓣膜病变是什么病

退行性瓣膜病变是指心脏瓣膜因年龄增长或长期机械应力导致的纤维化、钙化等结构异常,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该病可能由衰老、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
退行性瓣膜病变的核心机制是瓣膜组织胶原纤维断裂和钙盐沉积。长期血流冲击导致瓣膜内皮损伤,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脂质浸润,最终形成瓣叶增厚、挛缩。主动脉瓣因承受更高压力更易受累,二尖瓣环钙化则常见于老年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加速这一进程。
病变早期可见瓣膜游离缘结节样增厚,随病程进展出现大面积钙化斑块。显微镜下可见瓣膜纤维层断裂,羟磷灰石结晶沉积,伴巨噬细胞浸润。主动脉瓣狭窄时瓣口面积可缩小至1平方厘米以下,二尖瓣环钙化则导致瓣叶活动受限。这些改变均可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
轻度病变可能无症状,中重度患者会出现典型三联征: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或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增厚伴回声增强,多普勒测得的跨瓣压差是评估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部分患者会并发房颤或心力衰竭。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首选检查,能清晰显示瓣膜形态和运动异常。心电图可见左心室肥厚或传导阻滞,胸部X线可能发现瓣膜钙化影。对于超声结果不明确者,可进行心脏磁共振或CT检查。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评估无症状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
无症状患者建议定期随访,控制血压和血脂。出现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可考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反流严重者可能需要瓣膜修复术。药物方面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钙化进展,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呋塞米片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所有治疗需严格遵循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
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避免剧烈运动但需坚持每周3-5次有氧训练,如快走或游泳。注意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增加2公斤以上需警惕心力衰竭。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重度病变者每6个月检查一次,同时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