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和咽部异物区别

食道异物与咽部异物主要区别在于滞留位置、症状表现及处理方式。食道异物多卡在食道狭窄处,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咽部异物则滞留于扁桃体、舌根等部位,以咽喉刺痛、异物感为主。两者均需及时就医,但内镜取出方式可能不同。
食道异物通常因误吞鱼刺、骨片或假牙等导致,易滞留于食道三个生理狭窄处。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持续隐痛、吞咽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呕吐、流涎甚至穿孔。儿童可能出现拒食、哭闹。食道异物需通过胃镜或食道镜取出,术前需影像学定位。若异物尖锐或滞留超过24小时,可能引发食道黏膜损伤、纵隔感染等并发症。
咽部异物多见于扁桃体隐窝、舌根或梨状窝,常见鱼刺、果核等细小物体。症状以明确的刺痛感为主,吞咽时加剧,可能伴局部出血或反射性咳嗽。通过间接喉镜多可直观发现,表浅异物可用镊子直接取出,深部需纤维喉镜辅助。长期未取出可能导致局部脓肿,但较少引发严重感染。儿童表述不清时,家长需观察其拒食、流口水等异常表现。
无论异物滞留何处,均禁止强行吞咽饭团或喝醋等民间方法。建议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剧烈咳嗽,尽早就医明确位置。术后需遵医嘱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观察有无发热、呕血等并发症。日常应注意细嚼慢咽,儿童进食需剔除骨刺,老年人注意假牙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