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动

窦性心动过缓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作用、心脏疾病、代谢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药物抑制、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生理性因素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运动员或长期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者。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主要生理机制,表现为夜间心率自然减慢。部分人群在深度睡眠时心率可降至每分钟40-50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妊娠中晚期孕妇也可能出现代偿性心率减缓。

2、药物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等心血管药物可直接抑制窦房结自律性。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片、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片以及部分抗抑郁药也可能导致心率下降。药物相关性心动过缓通常在减量或停药后缓解。

3、心脏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典型表现,常伴随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心肌炎急性期可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心肌梗死特别是下壁梗死易损伤窦房结血供。心肌淀粉样变性、心包积液等疾病通过机械压迫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功能。

4、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代谢率下降,典型表现为心率减缓伴畏寒乏力。严重低体温时核心体温低于28℃可引发显著心动过缓。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会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血钾超过6.5mmol/L时可能出现进行性心率下降。

5、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压增高通过库欣反射引起心率减慢,常见于脑出血、脑肿瘤患者。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者在颈部受压时可突发严重心动过缓。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导致心脏自主调节异常,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伴心率变异减小。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晕厥发生。规律监测心率变化,注意有无头晕黑朦等症状。保证充足睡眠但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限制咖啡因摄入。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按时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心肌缺血患者应控制血压血脂。出现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或伴随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