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间盘突出要怎么治疗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小灵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

慢性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长期劳损、退行性改变、外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1、卧床休息

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1-2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动作,日常可使用腰围支撑保护。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减轻间盘压力,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效果更佳。

3、药物治疗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COX-2减轻炎症反应。甲钴胺片营养受损神经,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但须警惕成瘾性。

4、中医调理

针灸取肾俞、大肠俞等穴位疏通经络,推拿采用滚法、按法等松解软组织粘连。中药熏蒸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常用方剂包含独活、桑寄生等祛风湿药材。拔罐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但皮肤破损者禁用。

5、手术治疗

椎间孔镜技术通过7毫米切口摘除突出髓核,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巨大突出伴马尾综合征,需植入椎间融合器维持稳定性。手术适应证包括保守治疗无效、进行性肌力下降等严重情况。

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保持标准体重减轻腰椎负荷,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睡眠时在膝下垫枕保持髋关节屈曲,游泳等水中运动可强化腰背肌。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受凉,长期伏案工作需每小时起身活动。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足下垂等紧急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