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功效和作用主治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乳痈肿痛、疔疮肿毒、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病症。蒲公英的主要作用包括抗菌消炎、保肝利胆、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一、清热解毒

蒲公英性寒味苦,归肝胃经,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对于热毒壅盛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具有缓解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临床常用蒲公英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药物治疗风热感冒

二、消肿散结

蒲公英可疏通乳腺经络,消散痈肿。对急性乳腺炎早期出现的乳房胀痛、硬结等症状效果显著。其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外敷鲜品捣烂的蒲公英可缓解蚊虫叮咬引起的局部红肿。

三、利尿通淋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和菊糖成分,能增加尿液排出量,冲刷尿路。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与车前草配伍使用可增强利尿效果。但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避免电解质紊乱。

四、保肝利胆

蒲公英中的蒲公英苦素能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对肝胆湿热导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有改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降低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慢性肝炎患者可适量饮用蒲公英根茶辅助治疗。

五、增强免疫

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其多糖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体质虚弱者长期适量服用,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但过敏体质者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皮疹等不良反应。

使用蒲公英时建议选择正规药店购买的干燥品,鲜品需确认无农药污染。脾胃虚寒者应配伍生姜、大枣等温中药物。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若服用后出现腹泻、皮肤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需专业指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