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掉头发

掉头发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使用药物、激光治疗、植发手术等方式治疗。掉头发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头皮疾病等因素有关。
缺乏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可能导致掉头发,建议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鸡蛋、瘦肉,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以及含锌量高的牡蛎、坚果。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如全谷物、深绿色蔬菜。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掉头发可通过均衡饮食改善,但需持续3-6个月才能观察到效果。
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会加重掉头发,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23点后入睡。减少烫发、染发频率至每年不超过2次,洗头时水温控制在40℃以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缓解压力性掉头发。梳头时选择宽齿木梳,避免过度牵拉头发。
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可遵医嘱使用非那雄胺片,女性可选用螺内酯片。米诺地尔酊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掉头发,需持续使用4个月以上。脂溢性皮炎引起的掉头发可配合酮康唑洗剂,每周2-3次。贫血导致的掉头发需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使用药物前需明确掉头发原因,避免自行用药。
低能量激光照射可促进毛囊血液循环,适用于早期雄激素性脱发和斑秃。需在医疗机构使用专业激光生发仪,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可见效。治疗期间需配合药物使用,避免照射眼部。激光治疗对毛囊未完全萎缩的掉头发效果较好,但对瘢痕性脱发无效。
毛囊永久性坏死的掉头发可考虑植发,常用技术包括FUE无痕植发和FUT条状取材术。手术提取后枕部健康毛囊移植至脱发区,术后需保持头皮清洁,避免抓挠。植发后1个月移植区头发会脱落,3-6个月后重新生长。植发适合前额、头顶等明显部位的掉头发,但无法阻止原生发继续脱落。
掉头发患者应避免每天洗头,建议间隔2-3天使用温和洗发水。减少使用吹风机高温档,梳头时从发梢开始梳理。保持乐观心态,压力过大时可尝试冥想或心理咨询。季节性掉头发通常2-3个月自行恢复,若每日掉发超过100根或出现斑块状脱发,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日常可按摩百会穴、风池穴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手法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