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的作用和功效

雾化是一种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促进药物局部吸收。雾化治疗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有直接作用于病灶、起效迅速、用药剂量小、副作用较少、适合特殊人群等。
雾化药物通过呼吸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和肺部,能够快速缓解气道痉挛、稀释痰液。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选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等药物。药物微粒直径控制在1-5微米时能直达肺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炎症有靶向治疗效果。
雾化给药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经肺泡毛细血管吸收后3-5分钟即可起效。对于儿童急性喉炎引起的呼吸困难,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能快速减轻喉头水肿。相比口服给药需要30分钟以上的起效时间,雾化更适合处理突发性呼吸道症状。
雾化给药仅为口服剂量的1/10-1/20即可达到相同疗效。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时,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的单次用量仅需0.25-0.5毫克。小剂量给药既能保证疗效,又可减少全身性不良反应,特别适合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雾化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进入血液循环的量较少。使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祛痰时,不会像口服祛痰药那样引起胃肠不适。对于需要长期使用激素的哮喘患者,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对下丘脑-垂体轴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口服激素。
雾化治疗不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吸气动作,婴幼儿、老年人和危重病人都能使用。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通过气管插管连接雾化器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术后咳嗽无力患者也可通过雾化吸入氨溴索溶液帮助排痰。
进行雾化治疗时应注意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使用面罩或咬嘴要紧贴面部避免药物泄漏。雾化前后需清洁口腔,使用激素类药物后要漱口预防口腔真菌感染。不同药物要分开雾化,黏液溶解剂需在支气管扩张剂之后使用。雾化器要定期消毒更换,防止细菌污染。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要立即停止。长期雾化治疗者应定期检查肺功能和口腔黏膜,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