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的作用和功效

炙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心悸气短、痈肿疮毒等症状。
炙甘草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其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胃肠蠕动。脾胃虚弱者常与党参、白术配伍使用,如四君子汤。长期腹泻或营养不良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炙甘草对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有缓解作用,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临床多与金银花、连翘组成复方,如银翘散。外用时需注意过敏反应,皮肤破溃处禁用。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含甘草制剂。
炙甘草能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引发的咳嗽。常与苦杏仁、紫菀配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如止嗽散。痰多黏稠者需配合体位引流,儿童用药须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与强效镇咳药同时使用。
炙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可舒缓平滑肌痉挛,改善胃脘绞痛、四肢挛急。常与白芍配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如芍药甘草汤。急性腹痛患者需先排除急腹症,孕妇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长期大剂量可能引起水肿。
炙甘草能降低附子、乌头等药物的毒性,协调方剂中各成分药效。在麻黄汤中可缓和麻黄发汗过度。配伍峻烈药材时用量需精确把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中药复方须由专业医师辨证开具。
使用炙甘草时需避免与强心苷类药物同服,防止低钾血症。日常可配伍红枣、生姜代茶饮用于气虚调理,但连续服用不宜超过2周。出现浮肿、头痛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购买炮制合格的饮片,贮存时注意防潮防蛀。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提供完整病史供医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