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的症状

念珠菌病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瘙痒、白膜样分泌物、灼痛感、红斑脱屑、排尿不适等。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口腔、生殖器等多个部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念珠菌感染皮肤或黏膜时,局部常出现持续性瘙痒,抓挠后可能加重症状。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舌苔或颊黏膜白色斑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可见外阴剧烈刺痒。该症状与真菌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需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栓等抗真菌药物。
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时,阴道或阴茎包皮处可能出现豆腐渣样白色分泌物,口腔感染可见乳白色伪膜。这种分泌物由真菌菌丝、脱落上皮细胞和炎性渗出物组成,刮除后可能显露充血基底。可选用制霉菌素片或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
念珠菌性食管炎或龟头炎患者常主诉吞咽痛或接触性灼痛,严重时影响进食或性生活。黏膜糜烂导致的神经暴露是主要原因,伴有局部充血水肿。需配合医生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或酮康唑洗剂控制感染。
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片,表面有领圈状脱屑。肥胖、多汗人群易发,可能与局部潮湿环境促进真菌繁殖有关。建议保持患处干燥,并涂抹联苯苄唑乳膏。
念珠菌性尿道炎可导致尿频、尿急或排尿刺痛,尿液检查可见真菌孢子。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尿病未控制者风险较高。需完善尿培养确诊,治疗可选用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或伏立康唑注射液。
念珠菌病患者需注意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控制血糖水平。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复诊评估是否发生深部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