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是

原发性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局部压迫症状、全身性表现、内分泌紊乱、异常出血及功能障碍等。具体表现与肿瘤类型、生长部位及进展程度密切相关。
肿瘤占位效应可导致周围组织受压,常见于实体瘤。颅内肿瘤可能引发头痛、呕吐或视力模糊;纵隔肿瘤易出现咳嗽、吞咽困难;盆腔肿瘤可能导致排尿排便异常。压迫神经时可能伴随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乳腺癌侵犯臂丛神经引起上肢麻木。
恶性肿瘤常出现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包括持续低热、夜间盗汗、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伴有进行性乏力、食欲减退,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营养或释放炎症因子相关。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性发热,称为佩尔-埃布斯坦热。
内分泌器官肿瘤或异位激素分泌可导致激素失衡。垂体瘤可能引发闭经泌乳或肢端肥大;胰岛细胞瘤导致低血糖发作;肺癌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表现为库欣综合征。甲状腺髓样癌可分泌降钙素引发腹泻。
肿瘤侵蚀血管或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出血倾向。鼻咽癌常见涕中带血;胃癌可能导致黑便或呕血;宫颈癌接触性阴道出血;白血病患者多见皮肤瘀斑。部分肿瘤分泌促凝物质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肿瘤侵犯重要结构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肝癌可能引起黄疸和腹水;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造成截瘫;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出现头面部水肿。脑肿瘤可能诱发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下降。
出现不明原因持续症状时应尽早就诊,完善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维持肌力。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注意观察新发症状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家属可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