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并发症包括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儿童骨折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生长板损伤及关节僵硬。骨折后需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及时就医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发热。需彻底清创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时需手术引流。家长需每日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渗液及时就医。
骨折端血供不足、固定不稳定或营养不良可导致骨痂形成受阻,表现为持续疼痛和异常活动。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滴剂、碳酸钙颗粒促进愈合,必要时行植骨手术。家长应保证患儿摄入牛奶、鱼类等富含钙质食物,避免患肢过早负重。
复位不良或固定失效可能导致骨骼错位愈合,出现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轻症可通过矫形支具调整,严重者需截骨矫形术。使用接骨七厘片等中成药辅助治疗期间,家长要定期复查X线片监测对位情况。
儿童特有的骺板损伤可能影响骨骼纵向生长,导致肢体不等长或关节畸形。急性期需绝对制动,后期可通过生长调控术矫正。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适用于严重生长障碍,但须严格监测骨龄。
长期制动易引发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表现为活动范围受限。拆除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被动牵拉训练,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缓解疼痛。温水浴和CPM机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灵活性。
骨折后2周内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抓挠皮肤。恢复期每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逐步增加主动活动。饮食应包含鸡蛋、绿叶蔬菜等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骨痂形成。定期随访至骨骼成熟期,及时发现并处理远期并发症。出现患肢麻木、苍白或剧烈疼痛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