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ez骨折分型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Fernandez骨折分型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分类方法,主要基于损伤机制和骨折形态分为五型。该分型由Fernandez于1993年提出,对临床治疗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I型为关节外干骺端骨折,由弯曲应力导致。典型表现为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X线可见桡骨远端向背侧或掌侧成角,关节面未受累。治疗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为主,若复位不稳定可考虑克氏针内固定。
II型为关节面剪切骨折,多由轴向负荷引起。包括Barton骨折和反Barton骨折,骨折线延伸至桡腕关节面。CT检查可明确关节面塌陷程度。需解剖复位关节面,常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III型为关节面压缩骨折,常见高能量损伤。桡骨远端关节面粉碎性骨折伴月骨窝压缩,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需通过CT评估关节面台阶,通常需要切开复位植骨支撑,配合锁定钢板固定恢复关节面平整。
IV型涉及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如桡骨茎突骨折。多由腕关节过度牵拉导致,常合并腕骨间韧带损伤。小骨块移位超过2毫米需手术固定,采用微型螺钉或张力带钢丝技术,同时修复损伤韧带。
V型为高能量复合损伤,合并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或骨干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需联合使用钢板和外固定架。可能需分期手术处理软组织损伤,注意评估神经血管状况。术后康复周期较长,需预防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Fernandez分型有助于判断损伤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腕关节活动度至关重要。术后应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配合物理治疗改善手部功能。避免过早负重,合理补充钙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