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术后

关键词: #肠息肉
关键词: #肠息肉
肠息肉切除术后需注意创面护理、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术后恢复主要涉及创面愈合、并发症预防和生活习惯调整三方面。
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保持会阴清洁,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禁止用力擦拭。若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立即就医排除迟发性出血或穿孔。术后1周内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
术后6小时开始少量饮水,24小时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3天内选择低渣食物如蒸蛋、豆腐,避免粗纤维蔬菜及刺激性食物。1周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限制辛辣、油腻食物。长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克以上,降低复发概率。
术后3天内以室内活动为主,1周内避免提重物及高强度运动。2周后可恢复轻中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但3个月内禁止举重、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规律运动,改善肠道蠕动功能。
术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菌群。若存在感染风险可能需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
术后1年需进行首次肠镜复查,低危患者可延长至3年1次,高危患者每6个月复查1次。每次复查前3天需进行低渣饮食准备,按医嘱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发现新生息肉应及时处理,遗传性息肉病患者需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
术后应建立长期健康档案,记录每次复查结果。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3软胶囊和乳酸菌素片。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