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下垂和眼睑下垂一样吗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4次浏览

关键词: #眼睑 #眼睑下垂

眼皮下垂和眼睑下垂是同一种症状的不同表述,均指上眼睑缘位置异常降低覆盖部分或全部瞳孔的病理状态。医学上称为上睑下垂,可能由提上睑肌功能异常、神经损伤、衰老等因素引起。

1、解剖学基础

上睑下垂涉及提上睑肌和米勒肌的功能障碍。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负责眼睑主动上抬;米勒肌受交感神经调控,维持眼睑紧张度。两者协同作用障碍会导致睑裂高度下降,表现为眼睑覆盖角膜超过2毫米。

2、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与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有关,常见于婴幼儿。患儿可能出现代偿性仰头视物,可能伴随弱视。需通过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悬吊术矫正,避免视觉发育受阻。

3、获得性病

获得性上睑下垂可能由动眼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霍纳综合征等引起。重症肌无力患者晨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可确诊;霍纳综合征伴随瞳孔缩小,需排查颈部交感神经通路病变。

4、退行性改变

老年性上睑下垂源于提上睑肌腱膜裂孔扩大或断裂,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侧眼睑下垂。可能伴随皮肤松弛形成冗余皱褶,可通过提上睑肌前徙术联合眼睑成形术改善。

5、机械性因素

眼睑肿瘤、外伤瘢痕、长期佩戴硬性角膜接触镜等机械性压迫可导致假性上睑下垂。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占位病变,治疗原发病后下垂症状多可缓解。

建议出现持续眼睑下垂者尽早就诊眼科或神经内科,通过睑裂高度测量、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等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胶带提拉眼睑,可能加重角膜损伤。日常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可降低神经病变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