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症状有哪些

绒毛膜癌的症状主要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疼痛、贫血、妊娠反应持续存在以及转移灶症状。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绒毛膜癌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非月经期出血或月经量异常增多。出血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颜色多为暗红色或咖啡色。这种出血是由于肿瘤侵蚀子宫血管所致,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误以为是月经不调而延误就诊。出现不明原因阴道出血时,建议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血HCG检测。
下腹部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与肿瘤大小和浸润范围有关。当肿瘤穿透子宫壁或发生子宫穿孔时,可出现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部分患者可触及下腹部包块。疼痛症状常被误诊为盆腔炎或异位妊娠,需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贫血多由长期阴道出血导致,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能影响各脏器功能。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及持续时间成正比。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食欲减退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贫血程度,必要时需输血纠正。
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妊娠的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且症状持续不缓解。这是由于肿瘤分泌大量HCG所致。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正常妊娠或先兆流产,需通过超声检查排除。
绒毛膜癌易发生血行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阴道、脑和肝。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阴道转移可见紫蓝色结节;脑转移表现为头痛、呕吐、偏瘫;肝转移引起肝区疼痛、黄疸。转移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入晚期,预后较差。PET-CT检查有助于发现全身转移灶。
绒毛膜癌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防止肿瘤破裂出血。饮食上应选择高蛋白、高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改善贫血。定期监测血HCG水平对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化疗是主要手段,必要时需结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