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硬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心脏血管硬化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具体风险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及是否及时干预有关。心脏血管硬化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仅表现为血管壁脂质沉积,此时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血压血糖等措施可延缓进展,通常不会直接威胁生命。若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可能因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缓解。此阶段及时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并配合心脏支架手术干预,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当不稳定斑块破裂引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此时患者出现持续剧烈胸痛伴冷汗、濒死感,心肌细胞在30分钟内开始坏死,若未在120分钟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可能因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导致猝死。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或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更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日常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出现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时须立即呼叫急救。建议每3-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评估血管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