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是不是肠胃炎引起的

判断是否为胃肠炎引起的不适,需结合典型症状、诱因及医学检查综合评估。胃肠炎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因素诱发。
胃肠炎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中上腹绞痛或隐痛,排便后腹痛可能暂时缓解,每日腹泻可达3-5次甚至更多,粪便多呈稀水样或糊状。部分患者伴随低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若同时存在进食不洁食物或群体发病史,胃肠炎概率较高。
病毒性胃肠炎症状多持续1-3天,细菌感染可能持续3-7天。症状超过1周需警惕其他病因,如炎症性肠病可能出现持续腹泻伴体重下降,肠易激综合征则表现为排便后腹痛缓解但反复发作。
医生触诊可发现脐周或下腹压痛,肠鸣音活跃。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便常规见脓细胞或红细胞需排除痢疾等疾病。
近期生食海鲜需考虑副溶血弧菌感染,摄入未煮沸牛奶可能为沙门氏菌污染。诺如病毒常见于集体单位暴发,轮状病毒多侵袭婴幼儿。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发药物性胃肠炎。
急性阑尾炎初期可能表现为脐周痛后转移至右下腹,胆囊炎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并向右肩放射。肠梗阻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伴呕吐,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伴血便。必要时需进行腹部超声或CT检查。
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高热超过39度、血便或柏油样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腹泻期间补充口服补液盐,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建议保留异常粪便样本供医院检测,就诊前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