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底部腺肌症是局灶性的吗

关键词: #胆囊
关键词: #胆囊
胆囊底部腺肌症通常是局灶性的,主要表现为胆囊底部局限性增厚。胆囊腺肌症是胆囊壁增生性疾病,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其中局限型多发生于胆囊底部。
胆囊底部腺肌症的局灶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胆囊底部黏膜和肌层异常增生,形成罗-阿氏窦样结构。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底部壁增厚,常伴有囊壁内小囊腔样改变。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进食油腻食物后不适。该病变属于良性增生,与胆囊癌无明确关联,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变化。
极少数情况下,胆囊底部腺肌症可能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此时增厚范围可能扩大。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发热或黄疸等症状,需警惕并发症可能。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良恶性时,建议进一步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评估。
确诊胆囊底部腺肌症后,无症状者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可减少胆囊收缩异常。若出现反复腹痛或合并胆囊结石,可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病变性质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