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Q—T间期延长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心脏Q-T间期延长是指心电图中Q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异常延长,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该现象主要与遗传性离子通道病、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需警惕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

遗传性长Q-T综合征由KCNQ1、KCNH2等基因突变导致钾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表现为反复晕厥或抽搐,运动或情绪激动易诱发发作。获得性因素中,奎尼丁、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以及红霉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干扰心肌复极。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使心肌细胞膜电位不稳定,急性心肌缺血导致区域性复极离散度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代谢减慢影响心脏电活动,颅内出血则通过自主神经紊乱诱发复极异常。

心电图上Q-Tc间期男性超过450毫秒、女性超过470毫秒具有诊断意义。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心悸、黑朦、晕厥,严重时转为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β受体阻滞剂是遗传型的首选治疗,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无效者。获得性病例需停用致病原、静脉补镁补钾,临时起搏可用于心动过缓相关者。所有患者均应避免剧烈运动、精神刺激及可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

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避免使用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保持膳食富含钾镁元素,如香蕉、深绿色蔬菜的摄入。出现不明原因晕厥需立即心内科就诊,有家族猝死史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安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高风险患者的终极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