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定义及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等器官功能的一类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类型,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症状,同时须戒烟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为主要特征,常由过敏原诱发。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长期控制需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保持环境清洁。
肺炎多伴有发热、咳嗽、脓性痰等症状,细菌性肺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需及时住院接受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肺结核典型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咯血等,确诊后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6-9个月。治疗期间须定期复查肝功能,注意隔离避免传染。
肺癌早期可能仅有刺激性干咳,随病情进展可出现痰中带血、消瘦等症状。根据病理类型可选择吉非替尼片、培美曲塞二钠等靶向药物或化疗方案,早期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空气质量差时减少外出。若出现症状加重或咯血等情况,须立即就医。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肺CT、肺功能等检查,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