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扁平脚怎么办

孩子扁平脚可通过足部肌肉训练、穿戴矫形鞋垫、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扁平足通常由遗传因素、韧带松弛、肌力不足、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通过足趾抓毛巾、踮脚尖行走等动作增强足弓肌群力量。每日重复进行10-15分钟,持续3-6个月可改善功能性扁平足。家长需引导孩子保持正确姿势,避免W型坐姿。若伴随跟骨外翻,可配合踝关节内翻训练。
定制生物力学鞋垫能支撑内侧纵弓,减轻足底筋膜张力。选择后跟杯加深、足弓部位有弹性支撑的矫形器具,每日穿戴8-10小时。需每半年评估调整一次,避免影响足部发育。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行走时是否出现疼痛或磨损皮肤。
超声波治疗可缓解足底筋膜炎性疼痛,冲击波治疗适用于12岁以上骨骼闭合者。冷热交替敷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手法按摩松弛腓肠肌。建议每周进行2-3次专业康复训练,持续1-3个月。
若合并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炎症,葡萄糖胺颗粒帮助软骨修复。维生素D3滴剂适用于合并低钙血症者,甲钴胺片对神经源性扁平足有帮助。所有药物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对于8岁以上重度僵硬性扁平足,可考虑跟骨延长术或距下关节制动术。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配合渐进性负重训练。微距关节融合术适用于青少年期严重畸形,需严格评估骨龄发育情况。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步态评估,学龄期儿童建议每半年测量足弓发育指数。日常避免穿软底鞋,选择鞋帮稳固的运动鞋。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减少跳跃类高强度运动。游泳和骑自行车是推荐的低冲击锻炼方式,可促进足部肌肉协调性发展。若发现孩子行走易疲劳或足部疼痛加剧,应及时至儿童骨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