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血的危害

孕期出血可能提示先兆流产、胎盘异常或宫颈病变等问题,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甚至妊娠终止。孕期出血的危害主要有出血量过大引发休克、感染风险增加、胎儿窘迫、早产风险升高、母体贫血等。
持续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引起的急性出血,可能需紧急输血或终止妊娠。孕妇应避免剧烈活动,发现出血立即平卧并就医。
出血后病原体易通过开放血管侵入宫腔,出现发热、腹痛、分泌物异味等症状。绒毛膜羊膜炎可能诱发胎膜早破,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保持会阴清洁,禁止盆浴可降低感染概率。
胎盘功能受损会导致胎儿供氧不足,胎动减少或胎心率异常。超声检查可见羊水过少或血流异常,严重时需提前剖宫产。孕妇可通过左侧卧位、吸氧改善胎盘灌注,定期胎心监护至关重要。
出血刺激可能诱发宫缩,宫颈机能不全者更易发生早产。孕中期出血者需检测宫颈长度,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地屈孕酮片等药物可抑制宫缩,但孕34周后通常不再进行保胎治疗。
慢性失血会导致血红蛋白低于110g/L,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每周摄入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食物,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
孕期出血无论量多少均需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日常应记录出血颜色、量和伴随症状,禁止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均衡摄入含叶酸、铁、蛋白质的食物,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出现新鲜出血或腹痛加剧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