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半月板体部损伤

内侧半月板体部损伤通常由运动创伤、退行性变或关节力学异常引起,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镜手术等方式干预。主要表现包括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交锁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剧烈扭转或撞击膝关节可能导致半月板体部撕裂,常见于足球、篮球等急停变向运动。急性期会出现局部肿胀、压痛,磁共振检查可见高信号影。早期可尝试冰敷制动,若存在机械性卡压症状需考虑关节镜半月板缝合术或部分切除术,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抗炎镇痛药。
中老年人群因半月板弹性下降,日常行走也可能发生磨损性损伤。典型表现为上下楼梯时隐痛,可能伴随关节弹响。建议控制体重并减少爬坡运动,可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严重磨损时需行关节镜清理术。
O型腿或X型腿等畸形会使半月板承受异常应力,长期可导致体部层裂。此类患者需通过矫形支具改善力学分布,若合并软骨损伤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必要时实施截骨矫形手术。
重体力劳动者或长期蹲姿工作者易发生半月板微损伤积累,表现为久坐后站立时的关节僵硬感。推荐使用膝关节护具分散压力,疼痛发作期可短期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同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盘状半月板等结构变异更易发生体部损伤,青少年期即可出现无诱因关节弹响。需避免剧烈跳跃动作,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发生桶柄样撕裂时应及时行关节镜成形术,术后配合微波理疗促进修复。
患者应避免深蹲、盘腿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动作,选择泳池行走、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胶原蛋白,控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交锁,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术后按计划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磁共振观察愈合情况。日常可佩戴护膝增强关节稳定性,但不宜长期依赖支具以免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