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蜂窝织炎是什么病引起的

眼眶蜂窝织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由鼻窦炎、面部皮肤感染、外伤、牙源性感染、全身感染等因素导致。该病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鼻窦与眼眶解剖位置相邻,当鼻窦发生细菌感染时,病原体可能通过薄骨壁或血管扩散至眼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患者会出现鼻塞流脓涕等鼻窦炎症状,伴随眼睑肿胀压痛。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严重者需行鼻窦穿刺引流。
面部疖肿或丹毒等皮肤感染灶中的细菌可通过面静脉逆行传播。常见病原体为化脓性链球菌,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典型表现为面部红肿热痛向眼眶蔓延。需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抗感染,局部外敷莫匹罗星软膏,形成脓肿需切开排脓。
眼眶穿透伤或骨折可能导致细菌直接侵入眶内软组织。创伤后24-48小时会出现快速进展的眼睑淤血肿胀,可能检出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需清创后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并行CT检查排除异物残留。
上颌后牙根尖周脓肿可突破上颌窦底向上扩散。患者多有龋齿病史,伴随牙痛和咀嚼困难。X线可见根尖阴影,致病菌多为厌氧菌。需拔除病灶牙,联合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
败血症或心内膜炎等全身感染时,细菌可能经血行播散至眼眶。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血培养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除眼部症状外还会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表现。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万古霉素注射液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药物治疗原发病灶。
眼眶蜂窝织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促进静脉回流。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可用冷毛巾外敷减轻肿胀,恢复期改为热敷促进炎症吸收。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每日观察视力变化,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感染征兆需立即复诊。愈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按摩,定期复查眼眶CT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