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节炎的症状

下关节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变形等。下关节炎可能与关节退行性变、创伤、感染、代谢异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局部压痛、晨僵、关节摩擦音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节疼痛是下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关节疼痛可能与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或骨赘形成有关。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或超短波治疗。
关节肿胀多由滑膜增生、关节积液或软组织水肿导致,表现为关节周围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肿胀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急性期肿胀明显。关节肿胀可能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有关。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局部注射,或使用秋水仙碱片控制痛风发作,同时需限制关节活动。
关节僵硬多见于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通常持续30分钟以上,活动后逐渐缓解。僵硬程度与关节炎症和退变程度相关。关节僵硬可能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银屑病关节炎有关。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或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同时建议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活动受限表现为关节屈伸、旋转等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关节强直。活动受限可能与关节结构破坏、肌肉萎缩或疼痛保护性痉挛有关。活动受限常见于晚期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或创伤后关节炎。治疗时可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或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同时需进行康复训练。
关节变形是下关节炎的晚期表现,多由软骨破坏、骨质增生或韧带松弛导致,表现为关节畸形、力线异常。关节变形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大骨节病或夏科氏关节病。治疗时需根据畸形程度选择矫形支具、关节置换术或截骨术,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或依那西普注射液控制炎症进展。
下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护,避免过度负重或剧烈运动,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可维持关节活动度。寒冷季节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症状加重。定期复查关节情况,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