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四种分型

脂肪肝根据病因和病理特征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急性妊娠期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脂肪肝四种类型。脂肪肝可能与代谢异常、酒精摄入、妊娠激素变化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酒精性脂肪肝与长期过量饮酒直接相关,乙醇代谢产物会抑制肝脏脂肪酸氧化,导致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堆积。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肝酶轻度升高,戒酒是核心治疗措施,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辅助修复肝细胞膜。
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相关,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超过肝重量的5%。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表现为转氨酶持续异常。治疗需控制体重和血糖,可联合使用奥利司他胶囊、吡格列酮片改善代谢,但须严格监测肝功能。
急性妊娠期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罕见并发症,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起病急骤且可能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典型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黄疸,需立即终止妊娠并给予血浆置换等支持治疗,必要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保护肝功能。
药物性脂肪肝由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等干扰肝脏脂质代谢所致。临床常见无症状性肝酶升高,停药后多可逆转。治疗需及时更换替代药物,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促进胆汁排泄,辅以维生素E软胶囊抗氧化。
脂肪肝患者应限制高脂高糖饮食,增加有氧运动频率,酒精性脂肪肝需绝对戒酒。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指标,若出现持续性转氨酶升高或肝纤维化迹象,需肝病科专科干预。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