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的颜色和形状

妇产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恶露 #形状

产后恶露的颜色和形状会随着时间变化,通常呈现从鲜红色到淡粉色再到白色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三种类型。

1、血性恶露

产后3-4天内排出的恶露称为血性恶露,颜色呈鲜红或暗红色,质地黏稠且含有较多血液成分。此时恶露量较多,可能伴有少量血块,属于子宫内膜脱落和创面渗血的正常现象。若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超过1周或突然增多,需警惕宫缩乏力、胎盘残留等情况。

2、浆液性恶露

产后4-10天左右恶露逐渐转为浆液性,颜色变为淡红或棕红色,质地较稀薄。此时恶露主要成分为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及少量红细胞,出血量明显减少。正常浆液性恶露不应有异味,若出现腥臭味可能提示感染

3、白色恶露

产后10天至3周后恶露转为白色或淡黄色,质地黏稠如白带,主要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细胞和表皮细胞。此阶段恶露量持续减少直至消失,通常不超过产后6周。若白色恶露反复出现血丝或持续时间过长,需排除晚期产后出血可能。

4、异常颜色

灰绿色或黄绿色恶露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暗褐色伴恶臭需警惕组织坏死,鲜红色恶露持续2周以上应考虑子宫复旧不全。异常颜色恶露若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可能为产褥感染征兆。

5、异常性状

恶露中出现大血块或组织碎片可能提示胎盘残留,水样恶露需排除尿瘘,豆腐渣样分泌物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泡沫状恶露伴随瘙痒时,需鉴别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产后应每日观察恶露变化,使用专用产褥垫计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哺乳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加速恶露排出,建议采取侧卧位休息避免恶露淤积。若恶露量突然增多、颜色异常或伴有发热腹痛,应立即就医检查。正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帮助恢复气血,但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子宫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