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搐昏迷不醒怎么回事

儿童抽搐昏迷不醒可能由高热惊厥、癫痫发作、脑炎、低血糖、中毒等原因引起,需立即就医并完善脑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抽搐伴意识丧失属于急症,家长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约束肢体,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6个月至5岁儿童常见,体温骤升至38.5℃以上时可能诱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抽动、面色青紫,通常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家长需松解患儿衣领,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避免掐人中或塞入异物。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配合物理降温。反复发作需排除颅内感染可能。
可能与遗传因素、围产期脑损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有关,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口吐白沫、节律性肢体抽动。需通过视频脑电图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丙戊酸钠糖浆或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控制发作。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连续多次发作需紧急送医,防止癫痫持续状态导致脑损伤。
病毒性脑炎或化脓性脑膜炎可引起抽搐昏迷,多伴有发热、呕吐、颈部强直等症状。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可明确诊断,需住院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韦或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重症可能遗留运动障碍或智力低下,早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有助于改善预后。
重度脱水、低钙血症或低血糖可能导致抽搐,常见于腹泻后电解质失衡或糖尿病患儿胰岛素过量。指尖血糖检测可快速识别低血糖,需立即静脉推注葡萄糖注射液。长期营养不良儿童可能需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纠正低钙血症,同时治疗原发疾病。
误服镇静药物、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可抑制中枢神经功能,表现为进行性意识障碍。头部撞击后出现昏迷需考虑颅内出血,CT检查可明确诊断。需立即清除毒物或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同时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中毒。
家长发现儿童抽搐昏迷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移除周围危险物品,观察记录瞳孔变化及呼吸节律。发作停止后仍需监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避免喂食防止呛咳。恢复期保持环境安静,定期复查脑电图,按医嘱调整抗癫痫药物剂量。日常注意预防感染、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诱发发作。建议制作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随身携带,便于突发情况下医疗人员快速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