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ct片怎么看详解

肋骨骨折在CT片上主要通过骨折线、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周围软组织肿胀等特征判断。CT检查能清晰显示骨折位置、类型及是否合并内脏损伤,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CT平扫可观察到骨折线呈低密度影,表现为骨皮质不连续或错位。无明显移位的线性骨折可能仅显示为骨皮质轻微中断,需调整窗宽窗位仔细观察。粉碎性骨折可见多发骨碎片,断端可能刺入胸腔导致气胸或血胸。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展示骨折全貌,对手术规划有重要价值。陈旧性骨折可见骨痂形成,表现为骨折线周围模糊高密度影。
阅片时需系统观察每根肋骨走行,避免遗漏多发性骨折。肋软骨骨折在CT上显示不佳,需结合临床触诊。儿童青枝骨折可能仅表现为骨皮质皱褶。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CT上骨小梁稀疏可辅助判断。扫描时应包括整个胸廓,避免因呼吸运动产生伪影干扰诊断。
发现肋骨骨折后应评估是否合并肺挫伤、血气胸等并发症。外伤患者需警惕迟发性内脏出血,建议48小时内复查CT。老年患者多根肋骨骨折易引发连枷胸,需监测呼吸功能。慢性咳嗽导致的病理性骨折需排查骨质疏松或转移瘤等基础疾病。所有骨折病例均需记录骨折数量、位置及移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肋骨骨折患者应避免剧烈咳嗽和胸部受压,睡眠时采取患侧卧位减轻疼痛。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防止肺不张,2周后复查CT观察愈合情况。多发性骨折需使用胸带固定,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戒烟酒以促进骨愈合。若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