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味觉和嗅觉失灵怎么回事

呼吸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感冒时味觉和嗅觉失灵可能由病毒感染鼻腔阻塞、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嗅觉训练、饮食调整、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病毒感染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上呼吸道引起。病毒可直接损伤嗅区黏膜上皮细胞及嗅觉神经末梢,导致嗅觉信号传导障碍。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临床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

2、鼻腔阻塞

感冒引发的鼻黏膜充血水肿会机械性阻塞嗅裂通道,使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觉感受区。此时可能出现暂时性嗅觉减退,伴随打喷嚏、脓性鼻涕等症状。建议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减轻充血,或通过蒸汽吸入帮助通气,但血管收缩剂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3、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可干扰嗅觉受体细胞功能。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嗅觉障碍,可能发展为嗅觉倒错或幻嗅。可尝试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局部抗炎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嗅觉诱发电位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4、神经损伤

严重病毒感染可能造成嗅神经轴突变性或嗅球功能异常,这种情况常见于流感后继发嗅觉丧失。表现为对强烈气味无反应,且恢复周期较长。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能有助于修复,需配合柠檬、丁香等气味刺激训练。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放大主观嗅觉异常感受,形成味嗅觉失真的恶性循环。这类患者往往描述症状与实际检查结果不符。可通过正念减压训练改善,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但须严格遵循精神科医师指导。

感冒后味嗅觉障碍通常2-4周自行恢复,若持续超过1个月需排查慢性鼻窦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继发病因。恢复期建议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每日进行咖啡豆、薄荷等不同气味的辨识训练。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但不可过量服用膳食补充剂。出现异常烧灼感或完全失嗅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嗅觉功能测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