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胳膊被向后掰了

关键词: #婴儿
关键词: #婴儿
婴儿的胳膊被向后掰可能是桡骨头半脱位,俗称牵拉肘,建议及时就医。桡骨头半脱位通常由牵拉、扭转等外力作用引起,表现为哭闹、拒绝活动患肢等症状。
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在1-4岁婴幼儿,由于桡骨头发育尚未完全,关节囊松弛,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桡骨头从环状韧带中滑脱。常见诱因包括突然牵拉手臂、穿衣时过度拉扯、跌倒时手臂被压等。患儿通常会突然哭闹,患侧前臂呈旋前位,肘部微屈,拒绝他人触碰或活动患肢。医生通过典型病史和体格检查即可诊断,一般无须X线检查。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后疼痛立即缓解,患肢功能可恢复正常。
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习惯性脱位。少数情况下需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鉴别。复位后建议避免再次牵拉患肢,选择宽松衣物,抱婴儿时注意支撑肘部。日常照料中家长需避免单侧提拉婴儿手臂,换尿布或穿衣时动作轻柔,玩耍时防止突然拽拉。若反复发生脱位或复位后仍有疼痛肿胀,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