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必须切除子宫吗

子宫内膜癌并非必须切除子宫,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
早期子宫内膜癌且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可在医生严密监测下尝试药物保守治疗,常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片、地屈孕酮片等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这类患者需每3个月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和影像学复查,若治疗6-12个月无效或病情进展仍需手术。对于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的IA期患者,可能仅需切除子宫和双侧输卵管而保留卵巢,特别是45岁以下未绝经女性,保留卵巢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功能。肿瘤侵犯子宫肌层但未扩散的IB期患者,标准术式为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同时需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或取样,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补充放疗或化疗。
肿瘤已扩散至宫颈或宫旁的II期患者必须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此时保留子宫可能增加复发风险。III-IV期患者若肿瘤侵犯膀胱、直肠等邻近器官或存在远处转移,通常需先进行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后再考虑手术,部分患者可能失去手术机会。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可考虑根治性放疗替代,但治疗效果较手术差。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术后均需长期随访监测CA125等肿瘤标志物,配合规律锻炼和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确诊子宫内膜癌后应尽早在妇科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术后三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需复查。日常注意增加大豆制品、十字花科蔬菜等植物雌激素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通过正念减压训练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