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戴牙套的利弊

儿童戴牙套既有矫正牙齿排列、改善咬合功能等益处,也可能存在口腔不适、影响进食等弊端。具体选择需结合儿童口腔发育阶段、错颌畸形类型及个体适应性综合评估。
牙套通过持续施加力学作用,可有效调整乳牙或恒牙的错位、拥挤等问题。对于替牙期儿童,早期干预能利用颌骨生长潜力引导牙齿向理想位置移动,降低后期拔牙矫正概率。常见适应证包括前牙反颌、深覆盖等,需使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托槽配合弓丝完成。
功能性错颌可能影响咀嚼效率和发音清晰度。通过调整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可减少颞下颌关节负担。例如下颌后缩患儿佩戴功能性矫治器可促进下颌骨发育,避免成年后出现关节弹响或疼痛。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咬合纸印记以评估进展。
排列紊乱的牙齿容易形成清洁死角,增加龋齿和牙龈炎风险。矫正后更易维持口腔卫生,但矫治器本身可能滞留食物残渣。建议使用正畸专用牙刷配合冲牙器清洁,避免托槽周围釉质脱矿。部分病例需先处理现有龋坏再开始正畸。
初戴牙套可能出现黏膜压痛、牙齿酸胀等反应,通常1-2周逐渐适应。固定矫治器的结扎丝可能刺激颊黏膜形成溃疡,可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锐利处。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但需排除托槽脱落等机械性刺激因素。
矫治期间需避免黏性、硬质食物以防托槽脱落。苹果等水果应切块食用,坚果类需研磨后进食。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家长需准备高蛋白流食如牛奶、蒸蛋保证营养。活动矫治器每日需摘戴清洗,可能影响在校就餐便利性。
儿童佩戴牙套期间,家长应监督每日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理托槽间隙。定期复诊调整弓丝力度,避免过长时间未更换导致疗效停滞。矫治结束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初期全天佩戴,后期逐步过渡至夜间使用。建立均衡饮食结构,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牙槽骨改建。若出现托槽松动或钢丝扎嘴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