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有鱼腥味正常吗

产后恶露有鱼腥味可能不正常,需警惕感染风险。产后恶露通常由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构成,初期为血腥味,逐渐转为淡而无味。若出现鱼腥味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胎膜残留或卫生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产后恶露的鱼腥味常见于厌氧菌感染,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这类感染多因分娩后阴道环境改变或卫生措施不足导致,常伴随恶露量增多、颜色发黄或灰白、外阴瘙痒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分泌物检测,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凝胶等药物治疗,同时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并勤换卫生巾。
少数情况下鱼腥味恶露可能与胎膜组织残留相关。当胎盘或胎膜未完全排出时,残留物在宫腔内分解可能产生异常气味,多伴有腹痛或发热。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需行清宫术。产后超过4周仍有恶露或气味加重者,应排除晚期产后出血或子宫复旧不全,医生可能建议益母草颗粒联合头孢克洛分散片进行抗感染和促宫缩治疗。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恶露干净。若恶露鱼腥味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发热、腹痛,须立即就诊妇产科。哺乳期用药需告知医生,避免影响婴儿健康。正常恶露不应有明显异味,产后42天复查需包括子宫恢复情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