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绞痛 #症状

心绞痛的典型症状主要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放射痛、气短以及出汗。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可能伴随心悸、恶心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是心绞痛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骨中下段后方出现持续性紧缩感或压迫感,类似重物压迫。疼痛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该症状与心肌缺血导致的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有关,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

2、胸闷

胸闷表现为胸部沉重感或呼吸不畅,患者常描述为胸口压大石或束带感。症状多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供氧不足相关,可能伴随焦虑情绪。夜间平卧位时因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胸闷可能加重,坐起后可稍缓解。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冠脉CTA或造影检查。

3、放射痛

放射痛指疼痛向左侧肩部、左上臂内侧、颈部或下颌部扩散,呈牵涉性疼痛。这种放射现象源于心脏传入神经与体表神经在脊髓层面的汇聚投射。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牙痛或背痛而被误诊,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更易出现非典型放射痛。

4、气短

气短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与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肺淤血有关。患者上楼梯或快步行走时需中途休息,严重时静息状态也会出现呼吸费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症状可能重叠,需通过心电图ST段变化及心肌酶谱鉴别。

5、出汗

出汗多为突然出现的冷汗,常见于前胸、额头部位,伴随面色苍白。这是机体在心肌缺血时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出汗程度与疼痛严重性正相关。需注意与低血糖反应区分,心源性出汗通常不伴随饥饿感或手抖。

心绞痛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冷空气诱发症状。饮食需低盐低脂,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含药无效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