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有哪些疾病

创伤骨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损伤、肌腱断裂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多由外力作用导致,可能伴随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治疗。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或运动损伤。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治疗方式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和接骨七厘片等。
关节脱位是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多发生在肩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畸形、弹性固定和功能障碍。治疗需及时进行手法复位,必要时需手术修复关节囊或韧带。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和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韧带损伤常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多由剧烈运动或扭伤引起。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韧带拉伤、部分撕裂和完全断裂。主要表现为关节不稳、肿胀和压痛。轻度损伤可通过支具固定和康复训练恢复,严重损伤需手术重建。常用药物有迈之灵片、云南白药胶囊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
肌腱断裂好发于跟腱、髌腱和肩袖肌腱,常见于运动损伤或慢性劳损。典型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相应功能障碍。部分断裂可采取保守治疗,完全断裂需手术缝合修复。可使用依托考昔片、美洛昔康片和伤科接骨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急症,多见于前臂和小腿。主要症状为剧烈疼痛、感觉异常和肌肉无力。需紧急行筋膜切开减压术,防止肌肉神经坏死。术后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七叶皂苷钠片和甲钴胺片等药物。
创伤骨科疾病患者应注意受伤部位的制动保护,避免过早负重活动。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鸡蛋和鱼肉等,有助于骨骼修复。康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如出现持续性疼痛、肿胀加重或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