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有炎症怎么查

小肠炎症可通过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胶囊内镜等方式诊断。小肠炎症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药物刺激、克罗恩病、肠结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判断炎症程度。感染性小肠炎症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免疫性炎症常伴随淋巴细胞异常。血液检查还能评估贫血、营养缺乏等并发症,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需空腹采血以提高准确性,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食干扰结果。
粪便检查可检测隐血、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及钙卫蛋白。细菌性小肠炎可能检出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寄生虫感染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钙卫蛋白升高提示肠道黏膜炎症活动度,隐血阳性需警惕溃疡性病变。检查前3天需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以免假阳性。
CT小肠造影能显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及周围淋巴结肿大,适合克罗恩病评估。磁共振小肠造影无辐射风险,可清晰分辨黏膜水肿和瘘管形成。超声检查对肠套叠、肠梗阻有筛查价值,但受气体干扰较大。检查前需口服对比剂充分充盈肠腔,配合呼吸指令提高成像质量。
双气囊小肠镜能直视空肠和回肠黏膜,进行活检和止血治疗。发现阿弗他溃疡提示克罗恩病,铺路石样改变常见于淋巴管扩张症。操作需全身麻醉下进行,可能发生穿孔或出血并发症。检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清洁肠道。
胶囊内镜可无创观察全小肠黏膜,检出早期克罗恩病和血管畸形。对传统内镜难以到达的中段小肠病变优势明显,但无法取活检或治疗。禁忌用于肠梗阻患者,胶囊可能滞留需手术取出。检查前需空腹12小时,服用清肠剂保证视野清晰。
怀疑小肠炎症时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低脂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长期腹泻患者注意补充电解质,定期监测营养指标。所有检查均需由消化科医生综合评估,根据病因选择抗感染、免疫调节或营养支持治疗,切勿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