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内伤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摔倒内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皮下淤血、活动受限、脏器损伤症状以及休克表现。摔倒后若出现上述症状,需警惕内伤可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摔倒后受伤部位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逐渐加重的疼痛,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度挫伤表现为钝痛,骨折或内脏破裂时可出现剧烈锐痛。疼痛可能伴随压痛或叩击痛,例如肋骨骨折时咳嗽或深呼吸会加重疼痛。患者常因疼痛而采取保护性体位,如腹部损伤时蜷缩身体。
皮下组织或肌肉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青紫、瘀斑。淤血范围可能逐渐扩大,颜色由红紫变为青黄。头部撞击后出现的熊猫眼征或耳后淤血,可能提示颅底骨折。淤血程度与血管损伤范围相关,大面积淤血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关节或骨骼损伤会导致主动或被动活动障碍。四肢骨折时出现异常活动或骨擦感,脊柱损伤可能导致截瘫。肌肉肌腱损伤表现为特定动作疼痛加剧,如肩袖撕裂时上肢上举困难。活动受限程度可作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不同脏器损伤表现各异。颅脑损伤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胸部损伤可伴呼吸困难、咯血;腹部脏器破裂常出现腹膜刺激征、腹胀;泌尿系统损伤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脏器损伤症状具有延迟性,需动态观察至少24小时。
严重内出血或创伤可导致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或意识模糊。休克是危急征象,需立即抢救。骨盆骨折、肝脾破裂等易引发失血性休克,头部外伤可能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摔倒后应保持冷静,避免随意移动伤者,特别是怀疑脊柱损伤时。立即停止任何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清洁包扎。受伤部位可冷敷减轻肿胀,但禁止热敷或按摩。密切观察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记录症状变化情况。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超声,明确损伤程度。遵医嘱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估失血及器官功能状况。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康复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恢复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