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紫癜是一种什么病症

血管紫癜是一种以皮肤或黏膜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的血管性疾病,可能与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血管紫癜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例如链球菌感染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导致紫癜。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性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外伤即可引发皮下出血。
特征性表现为四肢对称分布的紫红色瘀点,按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状瘀斑。过敏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牙龈出血、鼻衄等黏膜出血;老年性紫癜好发于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瘀斑吸收后遗留色素沉着。
需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评估血管功能,皮肤活检能明确血管炎性改变。对于疑似过敏性紫癜患者需检测IgA免疫复合物,继发性紫癜需排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疾病。
轻度过敏性紫癜可遵医嘱使用芦丁片、维生素C片改善血管通透性,严重者需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需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或输注血小板。慢性患者可配合血宁糖浆等中成药调理,避免使用双嘧达莫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宜选择软质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动物肝脏。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老年患者居家需防跌倒碰撞,儿童患者家长应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血管紫癜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应避免对抗性运动。若出现呕血、血尿或剧烈头痛等严重出血表现,须立即就医。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需定期检查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症。